网站首页 > 产业安全> 文章内容

为粮食安全贡献“杨凌良种

※发布时间:2017-9-28 23:57:5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1997年,、国务院在陕西设立第一个国家农业高新区——杨凌示范区。在陕西省委、省和国家科技部等共建部委的支持下,一座崭新的田园城市在关中平原拔地而起。

  砥砺奋进20年,杨凌示范区牢记国家,夯实发展根基,为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奏响了追赶超越的新乐章,谱写出根植厚土的绿色传奇。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杨凌良种”,为农民增收致富贡献“杨凌科技”,为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提供“杨凌方案”……杨凌正努力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和全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领跑者,紧锣密鼓建设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

  每年6月,陇海铁沿线麦浪滚滚,丰收在望,一派喜人景象。从甘肃平凉到安徽宿州,从陕西渭南到河南许昌,催生一颗颗“金种子”的,是杨凌示范区的科技创新。

  杨凌示范区成立以来,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立区之本,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加强“区校一体,融合发展”,与区内两所大手开展科技创新、示范推广等工作,与246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全国39所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立了两个协同创新联盟及60多个创新平台,以大协作、大联合作战的方式,加快推进关键领域农业科技联合攻关。

  围绕建设旱区“种业硅谷”,杨凌设立了1亿元种业投资基金,投资近20亿元的杨凌种子产业园加快建设。杨凌示范区研发投入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5.6%,进入全国先进地区行列。

  “十二五”末,杨凌示范区新增科技3313项,万人发明专利数全省第一、全国领先;审定动植物新品种150多个,自主培育了“西农979”小麦、陕油8号油菜、陕单609玉米、“瑞阳”“瑞雪”苹果等一批享誉全国的新品种。“杨凌农科”品牌享誉全国,价值测评为661.9亿元,居全国区域品牌第二。杨凌以农业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不断引领和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这是个用市场机制建设的园区,成立仅两年多就已经招引企业16家。驻区的杨凌美畅新材料公司2016年1月开工投产,当年就实现产值2.36亿元。现在已成为全球金刚线供应的“冠军”,今年产值预计将达15亿元。涉农工业成为杨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大力发展涉农高新技术产业,壮大自身经济实力,不仅是杨凌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履行国家的重要。近年来,杨凌示范区把壮大自身综合实力作为履行国家的基础,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促投资、稳增长,先后引进一批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围绕打造陕西涉农工业战略高地,以园区化推动涉农产业培育,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农机产业园、农业电商产业园,促进产业集群不断壮大。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农业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加速发展,工业经济从无到有、初具规模。同时,会展产业、农业生态游、田园综合体等新兴业态加快培育,呈蓬勃发展之势。

  数字是枯燥的,但却最有力:2016年杨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59元,是1997年示范区成立时的10.7倍,增速连续5年位居全省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分别是2011年的3.3倍、2.5倍。2016年示范区P较2011年实现了翻番,规上工业企业总户数和增加值均较2011年实现了翻番。

  杨凌经济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长,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十二五”期间,示范区P年均增长14%,已成为陕西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2011年3月,陕西首家大学生团购网站—青团网在杨凌成立。短短五六年时间,网站已成长为全国排名第三的团购网站。

  青团网的创始人郑红勇,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经专业的研究生,一个地地道道的浙江小伙。如今在杨凌,大学生创业蔚然成风。像郑红勇这样的大学生创业企业达到270多家,其中有一半是外地大学生创办。2016年大学生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近5亿元,创业带动就业约4000人。一个个怀揣创业梦想的大学生在杨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杨凌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杨凌示范区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机遇,把“双创”工作作为培育壮大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抓手,制度不断推进,激励政策接连出台,服务不断优化,先后出台20多项政策,设立了1000万元种子孵化专项资金,设立了3000万元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搭建起了众创空间、创业工场、火炬创业园、农业企业孵化园、西农大青年创业园、创业大街等核心孵化区,一个个创业项目在这里破茧成蝶。截至目前,累计招引创新创业团队615家,市场主体增幅达63%,创造就业岗位1.5万多个。

  大学生创业风风火火,职业农民也不示弱。在杨凌,时常能见到外地“农民创客”的身影,从贵州安顺来杨凌种菜的王建学夫妇就是其中之一。“月初种下菜心,半个月就能收获”,王建学的妻子廖阿妹告诉记者,在这里种菜是家乡收入的好几倍。

  王建学夫妇种菜的这个园子,就是杨凌农民马新世等人合伙创办的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目前已吸引了贵州、甘肃等地100余名农民在这里学习农业科技,掌握营销知识,了科技致富的道。

  为了引导扶持职业农民和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杨凌示范区从项目立项、资金帮扶、社会保障等方面出台“套餐式”支持政策,已有200多名农民通过自主创业,放下锄头,当上了“老板”,并带动5100多人实现就业。

  9月的关中大地,秋雨绵绵。正午时分,记者来到杨凌区蒋家寨村,71岁的王斌科正与老伴在厨房里用燃气灶做饭。说起农村通上燃气,他赞不绝口:“火势硬,做饭快,干净卫生,轻松省事,我们现在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在杨凌,目前已有1000余户像王斌科这样的农村家庭用上了燃气灶。到2018年底,全区51个行政村21279户将实现燃气入户全覆盖。

  从公交车通村到燃气入户,从看病报销到社保与城里人同等标准,从户籍城乡不分到家家住上了单元楼……近年来,杨凌示范区按照“城乡政策一致,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收入水平相当”的要求,扎实推进全域城乡一体化,“一城两镇五个新型农村社区若干美丽乡村”的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户籍、养老、低保等31项政策实现同标准、同待遇,城乡差别急剧缩小。全域城镇化率达到64%,城乡一体化走在了全省前列。

  周末假日,漫步杨凌渭河湿地生态公园,悠扬舒缓的轻音乐,苍翠碧绿的杨树林,碧波荡漾的水面,让人感到农科城变美了,良好的生态更增强了生活在这里人们的幸福感。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大力实施全域景区建设工程,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绿地面积16.7平方米。全面启动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三河两渠五湖四湿地”水生态景观取得实效,“农科水韵·生态杨凌”的现代田园城市景象加速形成,一个农科特色鲜明、创新活力迸发、城乡融合发展、生态优美的农科新城正展现在面前。(尚 遥 崔新谋)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