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产业安全> 文章内容

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从世界第一大豆生产国到世界第一大客户是美国人的阳谋吗?

※发布时间:2017-10-12 14:21:0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事实上,中国大豆产业并不像社会流传的那样“岌岌可危”。虽然榨油业一度曾有被跨国资本控制的忧虑,但经过一番努力,目前已形成中国国企、民企和外资三分天下的格局,广大消费者在充足供给和竞争中获益、国内油企在向外资学习和竞争中发展壮大。

  然而,中国大豆从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变成世界最大的购买客户,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所谓的内幕是美国人的亦或阳谋么?

  基于意识形态或爱国情感的论战已足够多,我们需要更冷静清晰的视角,看看大豆及压榨产业如何走到这一步,以及将往何处去。

  下面这篇文章全景式梳理了近20年来中国大豆市场巨变的每个重要节点,其中也包括所谓的“中美大豆之战”。没有“剧情“描述,多是数据求证,推荐给想认真了解历史的粮油人。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大豆完全自给自足,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前(1959-1961年),中国大豆的出口一度对前苏联非常重要。大豆产量从80年代的900万吨增长到1994年的1600万吨高峰。随后的几年里,产量亦稳步增长。

  直到1990年代,中国仍然是大豆净出口国。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大豆出口超过100万吨,完全不需要进口。

  随着中国对全球市场程度的提高以及大豆产品需求的增长,中国大豆产业在1990年和2000年开始发生巨大变化:

  过去大豆主要用于豆制品的消费,养殖业的兴起带动了饲料需求增长,豆油的消费也不断增加,于是大豆市场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中国家庭的食品消费以前以植物产品为主,现在已经多样化,肉类产品(牛肉、猪肉和家禽)和乳制品的消费量增加。

  ●到2013年,每个居民每天总可用食物量接近3000大卡,其中包括高比例(20%以上)的肉类卡里。

  ●1985年至2015年,猪肉产量增加了3倍,目前仍是中国主要肉类产品,占肉类总产量的57%。家禽产量增加了18倍,牛肉产量增加了15倍,羊肉产量增加了7倍。

  这些增长都是由人均消费以及人口增长推动的。2014年人口净增长约700万,但在未来几十年增速将会放缓,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5亿。

  ●美国农业部统计,2014年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为33.6公斤,牛奶和乳制品的人均消费量仍然很低,为12.6公斤。

  ●这两类需求将在未来几年增加。但是,人口老龄化可能会减慢消费增速,独生子女政策的调整不太可能扭转这一趋势。

  ●2002年-2010年间,3000头以上的养猪场占比从5%上升到18%。在乳品行业,拥有1000头奶牛以上的养殖企业从从2002年的3%增加到2015年的20%。

  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中国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从1996年的不足8公斤上升到2014年的24公斤,低于美国和欧洲,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2002年前,菜籽油是消费量最大的植物油,其次是豆油、花生油和棉籽油。当时大多数油是以散装毛油的形式销售,区域特征显著:东北消费豆油,长江流域消费菜油,部分南方地区消费花生油。

  但是,新的食用油标准改变了这种市场结构。1992年,中国颁布了一份“色拉油”的标准,未精炼的毛油颜色浑浊,被认为是不健康的,这引发了食用油市场的细分:味道和气味不再是第一选择标准,价格开始主导消费者的购买选择。

  2016年的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中国植物油消费构成中,豆油占44%以上,其次是菜籽油(24%),棕榈油(18%)和花生油(9%)。

  在生产方面,中国并不出产棕榈油,豆油是中国最主要的食用油产品,占比近55%,而菜籽油仅占29%,花生油占11%。

  ——1995年,中国取消了豆粕进口13%的,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确保饲料供应。结果豆粕进口急剧增加,1997/98年超过400万吨,国内大豆价格及压榨利润下降。食用油产量下降,并出现了走私增长势头。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99年对豆粕进口恢复了,并决定发展大豆压榨业:进口大豆在国内加工,获取压榨利润。

  ——中国决定实施3%的大豆单一关税政策,取代之前的征收的180%关税、40%优惠税和3%配额税率。这项决定旨在加强高附加值产品(即豆油和豆粕)的生产,同时契合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留下耕地用于粮食作物生产。

  中国的农业贸易战略包括仅对某些“非战略”产品(大豆,肉类)增加进口,对谷物则征收关税配额。这样,农业生产可以专注于战略产品,如谷物(小麦和大米),以保持自给自足。

  巴西和阿根廷的农作植(包括大豆)正在迅猛扩展,可以进口这些国家有价格竞争力的原料来饲养动物,以支持养殖业的发展。

  如果中国不进口,由国内种植7500万吨大豆用于压榨,则将占用4000万公顷土地,同时将不得不进口至少2亿吨的粮食。

  中国没有更多的可耕种土地,由于生态、城市化(2015年,5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工业化和污染,消耗、荒漠盐碱化等所造成的多重损害,三十年来可耕地面积从1.33亿公顷下降到1.2亿公顷。

  为了促进大豆进口并加入WTO(世贸组织),自90年代末期,中国取消了大豆的进口关税配额,将进口关税降低到3%;豆油的进口关税从2001年的63%下降到2006年的9%,豆粕的进口关税保持在5%。

  因此,自2000年以来,中国大豆产业面向世界市场,这与受益于关税配额的水稻,小麦或玉米产业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的大豆种植相比其他的主要出产国(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缺乏竞争力,因为耕地有限,产量相对较低。

  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小规模农场的竞争力低于南洲的大型农场。即使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大豆农场超过10公顷也不多。

  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国内大豆的价格明显高于美国或巴西,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14年,生产成本增加了2倍。

  此外,中国大豆价格保持在较高水平,因为2008年国家启动了“最低价收购政策”,旨在帮助处于大豆市场中的农民。

  ●2008年中国在东北地区开始对大豆实施“临时收储”,每年10月下旬或11月初发布最低价,从 2009/2010年到2012/2013,大豆临时收储政策连续执行了四年,直到2013/2014年度 ,大豆价格稳定在4600元/吨。国内外大豆间的价格差价不断增大,压榨厂(油厂)更趋于采用进口大豆。

  ●2013年进口大豆均价为600美元/吨(需加征3%关税),国内主产区的大豆价格则超过750美元/吨。 因为价格高,农民很难向油厂售出大豆,有的甚至不能被国家收储,因为不符合收购的质量标准。

  尽管承担着采购、仓储的费用,国家大豆储备仓库仍不断膨胀。评论甚至将“最低价”称为对进口和外国种植者的“补贴”。

  超过60%的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用作食品(豆腐、豆浆等),而90%的进口转基因大豆用作压榨豆油和豆粕。

  此外,中国大豆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即东北地区和。在1990年之前,中国的大豆压榨工厂(油厂)主要位于大豆生产地区,销售区位于南部及东南部地区。在这种模式下,大豆的价格呈北低南高。

  大豆开始进口后,沿海地区建设了许多新的大豆压榨厂,产生了“北粮南运”的流通模式。位于港口附近的大豆压榨商购买国产大豆,成本更高,部分原因是中国交通运输的瓶颈。不断增加的大豆进口量随后改变了大豆贸易模式,国内大豆失去了资源优势。

  无法与进口竞争,中国大豆产量自2004年以来一直在下降。2015年产量为1100万吨,产量减少了35%以上,而种植面积减少了20%以上。

  现在中国已经依赖于国外大豆,80%的消费来自进口。在国际大豆贸易中占比60%以上,大豆年进口额达350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1/3。

  中国主要从三个国家购买大豆,95%的进口量来自于它们:巴西49%,美国35%和阿根廷12%。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豆粕的产量约为5900万吨,高于全国5600万吨的消费量,占中国蛋白粕类总消费量的近四分之三。中国仍然是豆粕的净出口国,主要出口到日本,越南和韩国。

  尽管巨量大豆被压榨,豆粕实现了自给自足,但中国仍是豆油的净进口国。2007年进口量达到280万吨,2015年下降到80万吨。

  中国的压榨业似乎重视豆粕甚于豆油。国内豆粕的出粕率为79%,高出国际平均值0.5%;而豆油的出油率为17.8%, 明显低于18.5%的国际平均值。

  中国的大豆压榨产能不断增长,从2001年的4000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1.5亿吨,如果以年压榨7000万吨计算,产能明显过剩。

  压榨产能最大的地区为:山东(4000万吨),江苏(2200万吨),广东(2000万吨),广西(1500万吨),辽宁(800万吨)和天津(900万吨),全部都远离大豆主产区。

  2004年4月,在大豆价格达到360美元/吨的高位时,中国的大豆压榨厂(油厂)购买了美国大豆。6个月后,价格大幅下降到190美元/吨,许多买家试图违约,但最终不得不履行合同。

  高价买豆最终导致许多中国压榨企业巨额亏损和破产,国际大豆贸易商借机得以进入中国油脂压榨业。这次“大豆危机”导致了行业格局的巨变。

  ●美国ADM和新加坡丰益Wilmar联合投资的企业,目前是行业内最大的外资企业。丰益wilmar在中国拥有56个分支机构,年压榨量2000万吨。

  ●Bunge邦吉于2005年进入压榨业,在南京,天津和上海设有机构,与三维集团在日照建有合资压榨精炼厂。

  中国大豆还受到玉米的挑战,玉米一度抢占了大豆的种植面积,特别是在东北地区,玉米已成为主要的农作物。15年来,由于种植面积增加了50%,玉米产量翻了一番。

  省的变化佐证着玉米在竞争中的胜出:省从最大的大豆生产地区变成了最大的玉米生产地区,占国内玉米总产量的15%。

  价格是玉米的优势:虽然玉米单产是大豆的三倍,玉米价约2元/公斤,大豆约4.2元/公斤。在2008/09-2013/14年间,玉米的最低价格上涨了50%,而大豆的最低价格只上涨了30%。这使得玉米的面积和产量得以持续增长。

  此外,大豆产量和油菜籽的单产在最近几十年几乎没有提高,而其他粮食作物却不同,大致的单产数据对比:大豆平均1800公斤/公顷,菜籽1900公斤/公顷,玉米5900公斤/公顷,小麦5000公斤/公顷,稻米4700公斤/公顷,花生3600公斤/公顷。

  食用油已成为中国消费者的日常必需品,因此重视油籽产业。由于大部分食用油是直接或间接进口的,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会很快传导到国内市场。

  中国仍有一些手段来平稳市场,减轻其对中国消费者的负面影响。如果说制定“大豆最低价”是为了帮助农民,但当油价大幅上升时,会毫不犹豫地采取措施去消费者。

  ●2010年10月至11月中旬,植物油的平均零售价格上涨了17%。2010年国际大豆开始上涨,2011年5月达到高点。

  国家发改委约谈了国内四家食用油企业,要求不得上调小包装食用油价格,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持续到2011年中期。

  虽然国家抛售了部分储备的菜籽油和豆油来平抑价格,但所有的油企都亏损了。直到2011年第二季度,国际市场价格出现下跌,才缓解了国内的油价。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2012年,国际大豆和其他油籽价格出现飙涨。当时占据国内80%份额的五大油脂企业-中粮、益海嘉里、鲁花集团、九三油脂和汇福粮油,再次被要求稳定价格供应。

  国内外大豆的价格差严重影响了国内大豆的产量,甚至于食品用途。有报道食品加工者越来越多地使用进口大豆,因为比国产大豆便宜得多,这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因为进口大豆是转基因产品。

  2014/2015销售年度,中国取消了大豆(也包括油菜籽)的临时收储政策, 改为实行目标价格补贴。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对差价给予补贴,新政策由各省负责执行。

  这项的目的是降低国内大豆价格,使其比进口大豆更具竞争力。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大豆价格确实下降了20%,但由于饲料和油脂需求的驱动,大豆进口量仍居高不下。

  中期来看,希望降低巨大的玉米储备,并玉米替代品的进口。《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要求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大豆种植面积。

  增产的国内大豆将会用于食用,并不能由饲料需求驱动的大豆进口。在未来的几年中,中国的大豆进口可能会趋于平稳,因为更倾向于进口更多的肉类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经历了多年持续下降后,国产大豆似乎得益于玉米问题而被重视,大豆价格的和种植面积的扩大将改变大豆在中国农业布局中的地位。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