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监所信息化建设的“虹口实践

※发布时间:2017-11-26 13:11:5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中国网讯 加强监所信息化顶层设计,推进资源整合共享,让海量信息数据搭乘大数据、警务云、物联网等现代科技,最大限度实现情报引领下的精准研判、精确指挥,是监所信息化建设的主攻方向。今年3月启用的上海市虹口区所在建设过程中,按照上海市“智慧公安”总体建设要求,积极搭建信息化、智能化创新应用集群,围绕建设“快速、共享联动、智能管控”的“智慧监所”目标定向发力,为打造云计算、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现代化监所提供了上海虹口样本。

  上海市党组、局长龚道安认为,要大力推进“智慧监管”建设,努力实现监管工作科技含量提升与现代警务流程再造、现代队伍管理升级一体化推进,进一步提升上海公安监管工作能力和水平,为把上海打造成最安全的国际都市提供坚强保障。

  虹口区所从监所出发,搭建起3D智能巡控、智能视频分析报警、智能人像点名等信息应用系统,并对这些系统高度整合、集中应用,以信息数据流推动业务流变革,实现了监所管理的“泛在、研判、指挥扁平、处置高效”,提升了警务效能。

  在虹口区所总控指挥室,所长韦华磊向记者演示了3D智能巡控系统。该系统采用VR技术,对所立体建模,并与全所视频、视频智能分析、周界报警等系统联动,对人员实现精准管控。开展智能巡控时,只需在总控指挥室点击鼠标,就能在一个平台上同时操作多个安防系统,通过视频直观地查看报警触发,经无线通讯系统进行点对点、点对面指挥。

  韦华磊说:“我们每个内都安装了一台360度高清球基摄像机,可24小时观察内的情况。人员阅读的书籍、手上的物品乃至脸上的细微表情变化,都能通过这个设备观察得清清楚楚,真正实现了视频搜仓、。”

  今年10月,通过探头发现人员董某在监仓活动时间,独自呆坐、脸色发白,频繁使用室内蹲厕。利用高清球基摄像机对准蹲厕,发现其排泄物呈黑色,存在胃出血的可能,后经医生检查得到确诊。通过及时治疗,董某很快恢复了健康。

  实际应用中,该系统还为办案部门的工作提供了强大支撑。由于人员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会出现起伏,观察人员的日常情绪变化对于案件办理和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在一起夫妻两人共同涉案的诈骗案件中,妻子黄某将所有包揽在自己身上,拒不交待其丈夫李某的问题。监管通过内的高清摄像设备发现黄某在每次后都有严重的焦虑情绪,便多次找其谈话。最终,让黄某认识到自身错误,开始端正思想配合调查。

  “再敬业的人,也不可能24小时眼睛盯着每一个屏幕。”韦华磊介绍,为了有效解放警力、提升监管效能,虹口区所充分应用了最前沿的智能技术,运用智能算法对探头的视频图像进行自动的内容分析,及时鉴别监仓内突发异常并自动报警。一旦出现人员异常传递物品、剧烈运动、人群聚集等突发情况,系统将自动诊断并按事态严重情况分级别报警。

  此项智能视频分析报警技术同时也应用在室和会见室。今年9月,一名律师来到所会见人员张某。期间,他用手伸过栏杆向张某递上了一支治疗皮炎的药膏。这一小小的动作立即触警,马上到场处置并予以。

  虹口区所巡控警长冯明强说,按关要求,监所巡控每隔20分钟就需要对巡查一次,以往,一些劳累之下很容易陷入“楼道里简单走一圈,如果里没特别动静就不会仔细往里看”的应付状态中,如今依托3D智能巡控系统和智能视频分析报警系统,虽然工作时长、频次没有改变,但巡控速度和质量都大大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效能,虹口区所还研发了智能人像点名系统,这套系统同样借助高清视频探头,通过人脸实时比对自动完成内人员点名工作。在虹口区所女监分控指挥室,记者看到,通过这套系统下达点名指令后,人员只需逐个站到内指定上,系统就能自动完成点名。赵亮说,此前他每天要负责所4层300多名新收人员巡控点名工作,至少需要半个小时,还有漏点或冒充的风险,“如今一切根据系统操作来,一个楼层点名不超过6分钟。对名字复杂、容貌相似而令人头疼的外国籍、少数民族人员,如今也能准确识别点名。”

  虹口区所副所长吴鸿俊向记者介绍,上海市监所管理总队在全市统一建设了所管理信息系统:对人员从到出所,从日常管理教育到财务医疗等工作的全流程、全要素都会被记录在这个系统当中;各时间段的工作量、工作内容以及是否按照程序办理均可以被查询到,同时,系统记录将作为绩效考核重要依据。打开一名人员的档案记录后,记者发现,这名人员近期和监所人员日常谈话记录、聊天记录乃至思想动态变化等信息都一目了然。

  在此基础上,虹口区所围绕解决谈话教育“什么时候谈、和谁谈、谈什么”等问题创建了谈话APP:打开这款APP就能看到人员基本情况、健康状况、风险等级、入所阶段、所内表现、案件办理和犯罪经历等信息;这款APP还内置了多个问答式模板,帮助提升谈话教育效率。受访说,接下来,他们计划和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加强合作,引入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实现谈话内容的快速采集,进一步降低手工输入的工作量。

  虹口区所实现了监所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智能电源控制系统可实现内空调、电扇、电灯、电视等强电设备的“远程一键控制”;智能门禁系统除了用“门禁卡+密码”模式启闭外,还可兼容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指纹识别等各种生物识别技术,实现多重身份认证启闭通及门,取代传统的“机械锁”手工启闭门模式,有效做到管理区域的物理隔离、人员隔离、权限隔离;通过人脸识别追逃系统,在新入所人员时,可以与全国在逃人员信息库滚动比对,及时甄别无身份信息或故意隐瞒身份的在逃人员,提升服务公安的实战能力。

  9月20日,上海法知特律师事务所律师林如约来到虹口区所会见案件委托人。在所入口,他按照自助式操作机提示要求完成注册后,很快拿到工作人员发放的IC门禁卡进入的指定区域。通过在监所出入口AB门等处落实人脸识别技术,在后台整合公、检、案人员和律师数据库进行身份比对,监所会发放不同权限的IC门禁卡,这些人员再次到所办案只需人脸识别即可自动取卡,免去身份核对时间。

  韦华磊说,办案人员、律师进入窗口完成、会见相关信息录入后,虹口区所智能会见信息系统会根据门禁权限,引导分流这些人员至指定房间。同时,系统自动将房间号和人员信息推送给值班,值班将人员至对应房间。此举实现了窗口办理、房间分配、三同步,避免了“走错房、提错人”等工作疏漏。

  虹口区监所出入口AB门、区、家属接济会见区均安装有智能安检设备。这套设备利用太赫兹射线、拉曼光谱等技术,能够对出所的全部人员随身携带的包裹、行李以及车辆进行准确探测,可发现人体内或随身携带的各类金属物品或含有金属的物品,并识别出是否属于液体、爆炸物品、毒品、手机、其他多终端等。通过这样的“非接触式检查”,既方便律师、家属等人员出所,也有效防止了各类涉及监所安全的物品进出监所。

  受访称,他们正探索将生命体征监测系统接入到讯问椅中,在讯问过程中对人员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心跳、脉搏、体温指数变化,实时掌控人员情绪变化情况,为承办人员提供讯问导向参考。

  据了解,为服务检察院、法院办案人员,虹口区所研发了远程和开庭审判系统:在设立了专门的检察院室和法院小法庭,通过远程网络视频系统由检察院、法院对人员进行、开庭审判;为了服务人员家属,所设置“阳光警务”触摸查询终端,提供人员期间大帐消费、医疗情况等实时数据查询。虹口区所还积极通过微信号等渠道对外公布执法制度、法律援助、检务公开等政策指南,提升监所对外公开透明度。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