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是信息化落地的关键

※发布时间:2021-3-9 3:06:5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2018 年 4 月 13 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 2022 年基本实现“三 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 2018 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中阐述:“三全两 高一大”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 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着力 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建设“互 联网+教育”大平台。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认 为,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 关键在于人,教育信息化发展要以人的教育需求为 基础,围绕人这个核心来开展信息化教学和教育技 术创新实践是未来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和发展 方向。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大部分高校完成了校 园主干网络、管理应用系统、教学应用系统的搭建, 高校的数字校园建设已初见成效。数字化校园建设 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为了适应数字化新时代的需要,利用信 息化技术推动教育回归。在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 划中,“三全”、“一大”建设的核心是资金的投入, 而“两高”建设的关键是以师生为中心的全员信息 素养提升和信息化应用的有效推广,让师生都成为 教育信息化变革中的使用者、建设者和推动者。

  美国认知科学大师阿兰·柯林斯将现今数字革 命时代的信息技术定位于教育回归的推动力,即 “用技术去回归教育的本真” 。教育信息化建设 从九十年代初起步,历经多年的建设和摸索,近年 来已逐步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师生共享资源、获取信息、辅助教学、 翻转课堂等带来了许多便利,信息技术正推动教育 回归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育本真。数字化时代 的到来, 改变了教学课堂, 教师的课堂角色已从知 识的传递者转换成了知识的总结和归纳者, 课堂不 再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和空间。不可否认的是在信 息化已基本具备的高校,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是信息化落地、生根后开花结果的关键。

  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软、硬件是基础。高校“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的建设包括校园网硬 件和软件两方面,这个大平台集教学、科研、管理、 学习、生活于一体,育意义上来说是通过数字 化校园建设,推进高校的信息化进程,全面实 现教育过程的信息化。适应时代特点的软、硬件环 境建设,是实现教学信息化、学习个性化自主化、 管理自动化、生活虚拟化等教育信息化目标的物质 基础,是推广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信息化建设推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人 力。仅仅依靠高校自身的资金投入,很难在短时间 内建设比较完善的数字化校园平台。信息化平台的日常和服务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般而言, 学校配置的信息化运维人员是有限的,并不能满足高质量服务保障的需要,但服务质量却直接影 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关系到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成效。

  对于厂商而言,庞大的高校学生群体是商家积极争取的消费对象,高校与厂商合作建设和推进教育信息化可以各取所需,优势互补。高校可以脱离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回到规划者和监管者的角色,充分利用厂商的资金、人才优势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改善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用户体验。

  沟通的最优途径就是面对面,想要深入了解职能部门的业务需求和工作流程,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参与到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去。信息技术人员到部门轮岗,可以有效汇集部门建设需求,培养部门员工信息素养,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落地。

  首先,教育信息化建设前期需求分析阶段,职能部门反馈的需求经常不完整,描述的需求有理解偏差,信息技术人员轮岗到职能部门,长期的工作参与更能汇集用户的真实需求和挖掘用户的关注点、兴趣、习惯所在,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 设计贴近工作流程和用户体验的信息化系统。

  其次,在系统使用初期,职能部门有信息技术人员进 驻,能及时解决各种应用问题,培养用户的使用习 惯,在用户和开发人员中间起到桥梁作用。

  最后, 信息技术人员轮岗到职能部门,可以让“技术导向” 和“管理导向”思维相互融合,在系统设计时引入 管理思维,在系统应用时传递技术思维,建设用户 愿意用,用得习惯,觉得好用的系统,促进教育信 息化建设落地。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涉及面较广,由单纯的技术 部门牵头推进,往往会遇到各种阻碍。技术往往不 会是阻碍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导致信息化建设 结果不理想的大部分原因是混乱的管理协调机制 造成的。工程开工前应建立由高校分管校长牵头, 教学、学工、财会、人事、后勤等业务部门主管共 同参与的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能是 互通信息、消除矛盾,统一调度。信息化建设不 洪晃照片应该是技术部门为了建设而建设,只有学校领导班 子具有信息化的价值并引领协调学校各部门 迈向自身愿景,学校层面有规划考核,业务职能部 门有强烈需求,建设团队有良好的执行力的,信息 化建设才能有力推进。

  通过培训提高使用者的信息素养, 一是对培训 时机的把握:在新功能和新应用发布时组织培训, 通过推荐实用功能强化使用者信息素养;在员工入 职时系统培训,从一开始就培养员工的信息化习 惯。二是对培训内容的把握:使用者关心的内容往 往都与自身兴趣和工作要求相关, 针对兴趣可以采 用调查、投票的形式收集使用者感兴趣的方向和知 识点,采用线上培训、 视频、 答疑等手段,有 针对性地解决使用者的痛点。三是对培训方式的把 握:除了常规的机房集中培训,还要充分扩大无时 间和空间的线上培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人员 在职能部门轮岗进行现场培训和操作指导,充分创 造一线信息化操作人员到其它信息化建设有成效 的高校参观学习的机会。

  现代信息技术创造了跨时空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学习空间布局逐渐由单一形态的普通教室转型为多功能、多形式的学习社区。现 代信息技术极大的改变了教育领域的管理、学习和生活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构建适 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教育信息化具有深远意义。